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该《办法》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指出,远程医疗协作网应当结合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委属(管)医院、高校附属医院、省直属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为主要牵头单位,重点发展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完善省-地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除了医联体的建设,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另一个关键词也不得不提,就是“智慧医院”。 细数10年来的政策,总计39条政策提及了智慧医院的建设,而国内外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要建立支撑14亿人口的全面医疗体系,智慧医院势在必行。
智慧医院-既要“智慧门面”也要“后勤保障”
在智慧医院建设的进程中,针对患者的智慧服务是最为人所知的,但实现智慧医院,更加必不可少的就是“后勤保障”也就是基于技术升级的“智慧管理”,其中耗材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近几年医改政策频出,尤其是近年来针对医药耗材的重大改革,包括取消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加成、两票制甚至到今年加速推进的一票制、医改‘GPO’、治理高值耗材改革方案等等。随着我国政策对医疗药品耗材监管逐步加深,医院的药品、器械、试剂、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等都将陆续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目前各种公立私立医院都在技术升级上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都在着手各个方面开始提升医院的各种水准。现代化医疗技术时代,“智慧医院”是各大医院所最求提升的目标。不管是在就医挂号方面,还是医疗设备方面,智能产品在不断涌现。
其中,医用高值耗材是手术室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国家各项关于高值耗材改革政策的提出,目前相关部门针对医用耗材流程追溯这方面极为注重,而且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医院想要满足政策要求,就必须提供耗材流通、使用等信息,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无法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医院改变高值耗材管理模式,采用智慧的管理方式便已成必然趋势。
智慧升级-科技赋能耗材管理模式改革带动全院智慧发展
在传统的耗材管理流程中,医院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部分“计划性”采购耗材院内配送流程不合规,大部分“跟台”模式高值耗材验收流程缺失;“先斩后奏”使用的高值耗材补录准入时缺少“已使用证据”; 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产品经营授权等资质材料动态管理录入管理困难;高值耗材医院内部管理普遍采用“寄售”和“跟台”模式,寄售“灰色库存”和跟台“临时送货”难以监管;高值耗材物资采购,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本质上是套财务记账软件,无法支持全流程监管,无法提供实时消耗及“事中”监管数据等等。
显然,这种模式不光无法成为智慧医院建设进程中的“后勤保障”反而会为全院的智慧管理“拖后腿”。
在了解到医院实际需求后,一直致力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并与多家医院深度合作的安徽原力知觉科技有限公司针对高职耗材管理问题自主研发出了高值耗材储存柜。
据原力知觉介绍:高值耗材储存柜是基于RFID技术的一套带有软件系统的管理终端,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耗材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质量,实现高值耗材采购、供应、使用的安全管理和全程追溯,确保医疗耗材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真正意义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并且与院内HIS、SPD等系统无缝对接,真正参与并带动了全院的智慧发展。
相信在未来有了RFID智能柜等前沿技术的加持,智慧医院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只能挂号系统、智慧药房等“门面”上,而是深入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中。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边界在哪里,恐现在还不能下定结论,也许未来会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