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两部委联合发文,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一出,医用耗材采购方式即将迎来大变。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医疗领域开始进入市场化,药品加成政策的弊端越发凸显。公立医院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理念之后,药材使用逐渐集中在“医生的笔上”,刺激医务人员多用药、用高价药,加重了患者的负担。看病越来越贵,“看病贵”也因此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
为了改善公众的民生问题,国家致力于改变“看病贵”难题,提出了系列医改新政。2019年7月,国办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在年底之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价”销售,高值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格执行。
这意味着,继药品零加成之后,医用耗材也将进入零差价时代。
医改成败关键之举
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公立医院,集各种矛盾和问题于一身,成为医改绕不开的“堡垒”。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
随着新医改的纵深推进,公立医院的运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医药分离”使得药品、耗材带来的利润的大幅缩减,倒逼医院变革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
在过去,药品、医用耗材传统管理方式面临着以下问题:
1. 流通无序。“纯手工”管理模式带来的购销存退混乱。
2. “灰色存库”增加成本。高值耗材的简单粗暴式事后管理模式,导致无人监管“黑色库存”。
3. 质量监管缺失造成安全隐患,给患者带来隐患。
4. 供应速度与需求不匹配,造成库存积压或紧缺。
5. 人工操作强度大、效率低。
公立医院破局之道
针对公立医院存在的这些问题,安徽原力知觉在药品加成政策实行期间,就研发了RFID智能柜ABC系列,并推出智能墙、智能屋产品,致力于解决高值医药耗材管理问题。
八六三智能柜属于物联网医疗管理设备,采用RFID技术,自动解析定数包RFID标签上的名称、数量、效期、批号等信息。在高值医药耗材的存放和使用上,智能识别并记录使用科室、使用数量,方便管理。
同时,八六三智能柜还能根据科室以前使用的数据,智能计算出高值医药耗材量最低数值,及时通知供应商实时补货,避免出现物资紧缺现象。
在使用安徽原力知觉智能柜的过程中,供应商与医院的财务结算也可通过移动端处理,方便快捷。若出现使用未支付情况,智能柜后台终端会及时给医院发送短信和微信,提醒缴费。
若高值医药耗材在保质期临近期间并未使用,安徽原力知觉智能柜也能提前通知供应商更换医药用品,避免产生对患者产生影响。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之路在传统模式下长路漫漫、给医用耗材管理行业带来不少冲击。新医改在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模式改变上已成趋势,智能柜应用物联网、AI、RFID技术,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成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