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进化论】:从管理手段到专业服务
一直以来,医用高值耗材对于医院管理来说,重要、艰难。不只是高值耗材种类繁杂、型号众多、单品价值高,人工管理出错率高。高值耗材如颅:内填充物、除颤器、人工心肺辅助材料等,在临床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关键时刻出现高值耗材缺失、破损、过期等问题、后果无法挽回。
医用高值耗材管理难在哪里?耗材复杂是一回事,很多医院还在使用依靠人工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粗放的人工管理模式更令耗材管理难上加难。耗材配送中心根据上月耗材使用消耗情况,制定下月采购计划,每月采购两至三次,通过纸质、电话报单形式通知供应商。供应商接到采购信息后将医用耗材与送货清单等一同配送至医院耗材库。使用科室每周申领两次,中心库根据申领配送耗材至使用科室,耗材出中心库即算医院消耗。这样高值耗材完全无法追溯,每个环节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初期SPD作为信息管理手段
回顾SPD模式,最初也是依靠对耗材制作手工标签进行信息管理的一种手段。2009年SPD的概念刚从日本进入国内,当时给业内的印象是:哦?药品还可以打包?居然还有“定数”这么个东西?然后院内居然可以做条码化?等等。然后在“SPD”这个名义的包裹下,大量的精益工厂管理手段(包括TPS的部分理念)进入了国内市场,开始了第一轮“SPD”项目的建设热潮。
独立第三方SPD的出现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加入让SPD实现了医用高值耗材的精细化管理。“独立第三方SPD”这个概念出现了:通过精益化的管理手段介入医院的医用物资管理过程,同时联通上下游的供应方和使用方,产生供应链协同效应,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俗称“安全降本增效”。
以手术室为例:在手术前,对需要用到的高值耗材提出申请,只有拥有权限的人员才可以打开柜子取走耗材。当耗材离开智能柜时,柜内的库存自动下降,同时记录开柜取用人员的信息。尤其是手术中,也可以申请取用耗材,满足手术中的紧急情况。SPD系统会将病人所用高值医用耗材与HIS 系统信息同步,记录消耗收费信息。当耗材不足时,SPD系统也会向供应商自动发出补货通知。
在使用基于RFID技术终端的SPD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实现了高值医用耗材入院、存储、使用、计费的全程追踪管理,将高值耗材与医嘱、费用相关联,向上追溯到供应商和生产厂商,向下追溯到手术医生和患者个人,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响应,最大限度地控制高值医用耗材潜在的使用风险。
专业SPD服务的优势
我们可以发现 “独立第三方SPD” 最大的优势,是完全避免了垄断嫌疑,无论政府,供应商A、 B、C、D以及医院内部都不会反感第三方。
第二个优势,可以无顾虑的专注于业务本身实现 “安全降本增效”。可能需要花点笔墨解释一下。一个好的SPD团队需要最大化的兼顾各方诉求,实现客户及供应链效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些事情存在服务优先级和支持力度上的区别。而当SPD服务团队从属于某一利益相关方的时候,SPD团队给出的专业建议无论是出于专业分析还是存在“场外干预”因素,都有可能被诟病成“照顾自己人”。无论是真的“照顾自己人”还是为了表现一视同仁而“压抑自己人”,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古之圣贤可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SPD团队不是圣贤,没必要承担这种压力。无亲也无怨,安安心心做服务。